English: The Feast of Historical Sites
大稻埕是清末的商業中心,外商洋行林立,建築風貌也呈現多樣化,有現代主義式、洋樓式、仿巴洛克式、閩南式建築,而所謂「巴洛克式」是指歐洲17世紀中葉盛行的建築風格,以具有如雕塑般立體的外觀和繁複的花草紋飾著稱。這種高聳突出的山牆、繁密細緻的花草紋飾及華美的柱頭裝飾,所營造的華麗效果,最能突顯政商們富甲一方的氣勢,因此許多政商名流的住所、商行都採巴洛克式的建築。迪化街是臺北市現存最完整的歷史老街,走一趟迪化街,就能讓您飽覽不同的建築特色。
(一)府城憶舊話北門
北門又名承恩門,建於清光緒年間,是台北市唯一保存原貌的古城門,列為一級古蹟,早期是台北城內通往大稻埕的主要道路,亦是昔日清廷官吏進出府城的必經要道,而今卻侷促在高架道路下方,陷於來自四面八方的車海中。
北門的形式非常特別,它的基座是以石條砌成的,共有21層,北門前後有三窗洞,一方兩圓,便於監視,門高二層,中有拱門,上題〈承恩門〉,城樓採用厚牆圍成的封閉形式,宛如堅固的堡壘,而上築有傳統歇山式飛簷屋頂,線條優美,古味猶存,似以朱樓燕尾的舊姿,靜靜矗立於臺北一隅,默默守護市民。
(二)名人故居天來宅
走入貴德街,映入眼簾的是一棟華美的建築,建築外牆雕刻著仿巴洛克的浮雕,沒錯!這就是茶葉大王陳天來的故宅。
陳天來的祖籍南安,從小接觸製茶方法,二十歲便創立錦記茶行,曾擔任《台灣茶葉》的編輯兼發行人,替台灣開啟了另一道茶葉王國的拱門,於一九三九年病逝台北。
參觀故宅的當日雖然大門深鎖,但從門外的楹聯仍能感受到當時的澎湃氣勢,「荀里蒲輪德星夜聚 泰山桂樹甘露朝漙 蘭桂芳聯古義門」,他做的事情可不容小覷,在當時派遣長子陳清素到南洋開拓商業通道,致力開拓茶葉外銷,也長期在印尼經營。雖然昔日貴德街回蕩的茶香不在,但這棟華美古蹟仍會永久留存。
(三)辜家鹽館顯榮星
位於歸綏街303巷九號的辜宅,由辜顯榮創建於一九二○年前後,面對淡水河碼頭,坐東朝西,是一座仿西洋後期文藝復興式風格的建築,建築前面設拱廊,外牆貼淺色面磚,色彩高雅,牆上飾以浮雕,屋內採優質檜木所製木造樓梯及精美天花板,初建時樓底作為辦事處,俗稱鹽館。二十世紀初的鹽館從事專業鹽業交易,規模盛大,所以成為辜家成功的發跡地,但隨著時間推移,在二十世紀中葉,辜家遷出鹽館,設立榮星幼稚園,台灣第一支私立兒童合唱團也在此成立了,鹽館現已成為榮星幼稚園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