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大稻埕

English: History of Dadaocheng

(一)大河孕育稻埕起

大稻埕因淡水河而崛起。起初是因為有一大片晒榖廣場(埕)而得名,大稻埕就是「大的曝曬稻穀的場地」,後因淡水河日漸淤積,重點港口逐漸向下游轉移,而交通鐵路的興建〈舊臺北火車站坐落於此〉,促使大稻埕漸次取代艋舺,成為臺北最大的商業中心,開啟了它輝煌時代。但隨著現代都市的更新、市政府的遷移,過去的繁榮不在。近年來,捷運系統的完成、臺北車站特定區的規劃和大稻埕碼頭的重建,使大稻埕出現新契機,若再結合特有的古蹟建築與人文風貌,相信一定能重拾往日繁榮,讓大稻埕風華再現。

1.歷史沿革

大稻埕碼頭入口

大稻埕碼頭入口

大稻埕又稱稻江、稻埕,原是凱達格蘭族奇武卒社的生活地區,1709年墾拓集團的陳賴章先生申請官方墾照,首開開拓臺北盆地的先例,而後才有漢人陸續前來開墾,大稻埕亦為其開拓的一部分。當艋舺人口稠密的時候,大稻埕還是人煙稀少的小村,居民只有少數農戶,從事水田稻作,並以布、酒等物,與平埔族人交換鹿皮等物品,後來,因有一大片的廣場〈迪化街二段臺北橋左側〉可供水稻秋收時曬稻穀之用,而得名『大稻埕』意思就是「大的曝曬稻米場地」,此時『大稻埕』是一農業社會的表徵。

創作壁畫---早期大稻埕生活

創作壁畫—早期大稻埕生活

1851年,林藍田為了逃避海盜洗劫,從雞籠〈基隆〉移居大稻埕,在中街〈今迪化街一段〉建築店舖〈林益順〉,成為大稻埕第一間店舖。1853年,台灣北部軍事、政治與經濟中心的艋舺,因發生了漳泉械鬥、異姓爭鬧……等紛亂,形成保守風氣,限制了它的發展,加上淡水河河道的淤淺與同安人的領袖林右藻認為瀕臨淡水河的大稻埕有成為港埠的條件,就和鄉人在大稻埕建立街市,經營起和大陸的兩岸貿易,並成立以廈門為主要貿易對象的「廈郊」,擔任郊長,帶動了大稻埕的商業經濟的發展,可說是「大稻埕的開基人物」,也讓大稻埕逐漸取代了艋舺的地位。

現在,臺北市政府已由大稻埕的長安西路39號舊址移至信義計畫區的市府路,原有鐵路也已經拆除,從前居住在此地的富商名人也隨之遷移,大稻埕似乎逐漸被人遺忘,成為歷史記憶中的社區,但它卻是臺北開發史上不可缺少的地區。

※      資料摘錄:莊永明—大稻埕逍遙遊

 2.名人遺跡

蔣渭水大安醫院舊址

蔣渭水大安醫院舊址

大稻埕的延平北路精華區,從二段開始,附近有日據時代最豪華的餐館「蓬萊閣」,由淡水「石油大王」黃東茂獨資興建。延平北路二段頭有「義美食品」本店,是全臺聞名的糕餅店,是抗日先烈蔣渭水懸壺行醫的診所「大安醫院」,蔣渭水素有「臺灣孫中山」之稱,是宜蘭人,他於醫學校畢業後,就以大稻埕為家,並以此作為抗日革命活動基地,曾創組「臺灣文化協會」,領導「臺灣民眾黨」,以口舌、紙筆、行動為臺灣人爭取權利。進入延平北路二段61巷內有家劇院,日劇時期稱為「第三世界館」,也是「補破網」的作曲者王雲峰解說電影劇情的地方,戰後改名「大光明戲院」,現已不復存在。

※      資料摘錄:莊永明—大稻埕逍遙遊

3.教育發展

有百年歷史的太平國小

有百年歷史的太平國小

「大稻埕公學校」正式創建於1898年,位於現在的太平、永樂二國小的位置,方向為坐北朝南。1902年頒布臺北市區改正法後,日本當局為了開闢太平町〈延平北路〉,拆除了大稻埕公學校的一排校舍,學校便被分成東、西兩半。當時由七十餘位保正〈里長〉和在學的學生家長捐獻,花費日金十三萬餘元購買東邊土地〈現太平國小校址〉一萬一百餘坪,興建校舍,民國元年全島第一宏偉的新校舍始告完成。剩下西邊的舊校舍,被充作女子部,一年後成立「大稻埕女子公學校」,專收女生,後來「大稻埕女子公學校」遷移至現在的蓬萊國小,原有的舊校舍隨即改收男生,改名為「大稻埕第二公學校」,而後「大稻埕第二公學校」又遷移至現在的日新國小,改名為「日新公學校」,原舊址則誕生了永樂國小。民國34年日本投降後,各種教育設施蒸蒸日上,接著設立了許多學校如:忠孝國中、建成國中、成淵國中、蘭州國中、民權國中、靜修女中、稻江商職……等。

※資料摘錄:忠孝國中第一屆資優班社會組研究報告《大稻埕的歷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