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淳風

English: Temple & Memorial Church

(一)霞海城隍願成真

2.3.3

位於大稻埕迪化街一段六十一號的霞海城隍廟,屬於國家第三級古蹟,廟宇建築較小只有正殿與拜亭,但香火鼎盛,信徒眾多,廟內供奉著城隍爺、文武判官和城隍夫人等六百多尊神像,成為臺灣神像密度最高的廟,廟內還可以拜月老,求個好姻緣,據拜過的人都說相當靈驗,香火不斷,另外每年農曆五月的城隍廟聖誕祭典和遶境活動最為盛大。有「五月十三人看人,迎神賽會甲天下。」的盛況。

雕工精細的霞海城隍廟於清咸豐九年從福建泉州遷來臺灣,古意盎然的匾額對聯---「霞彩臨門八蜡配天赫濯,海澄啟宇六龍隨地封遷」,「善報惡報速抱遲報終須有報,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謂無知」終日陪伴城隍爺做好教化民心的任務。信眾駱驛不絕,相信心誠則靈,凡事都可求得好結果。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歷史沿革:霞海城隍廟是清朝道光年間,由福建同安人士陳金絨奉請同安縣臨海門城隍爺老祖霞海城隍金身來台,剛開始供奉在艋舺八甲庄(現在萬華前警察學校附近)的金同和糕餅舖內,到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年),艋舺地區發生「頂下郊拚」,於是族人集體大遷移,城隍則遷至大稻埕的社厝街陳金絨氏的後代陳浩然所經營的金向利糕餅舖中奉祀,而在遷徒途中為保護神像及鄉民突圍,不幸中途殉難的三十八位鄉賢,之後也供奉在城隍廟中,稱為「義勇公」,後因同安人越來越多,香火越來越好,建議另行建廟,很快的獲得附近人世的同意和回響,而且鄉賢林右藻,陳浩然等於事件後,在大稻埕迪化街一帶領導鄉黨重新努力奮鬥,並返回福建招商,來台創辦「三郊會」,來往福建台灣各地經營各行業,百事順遂,清朝地方關蘇協台,有感城隍爺之靈感佑助地方寧,捐獻土地建廟,在咸豐六年(一八五六年)三月十六日興工,咸豐九年三月一日正式落成,建廟後香火鼎盛,信徒日增,迎神盛況空前。

※祭典日:靈海城隍誕日原為農曆五月初六日,因本地商人信仰關帝而無關帝廟,故改於五月十三日關帝誕辰舉行,神輿遊行,擁擠不堪,有「五月十三人看人」之俗諺。

※風俗活動:

  • 迎城隍:農曆五月十三日城隍爺生,祭典於兩天前開始,十一、十二夜間「迎暗訪」輿遊行。
  • 城隍賽會:五月十三日,旭日才出,迎賽的隊伍到大龍峒保安宮前聚集參加賽會的隊伍分為三部分,第一是以樂音為主,第二以雜要為主,第三是還願而參加者由於城隍賽會盛況空前被譽為全台之冠。
  • 民間傳說:光緒十年法軍孤拔入據基隆,並攻淡水震驚,居民祈求城隍庇祐,果然城隍大顯神通,在竹圍天空,出現一顆劍星,頭小尾大,其炳尺餘,劍尖兩角,散放光芒,每夜出現在竹圍上空四、五丈高,像是一把利劍,直到中法和議。

※供祀:霞海城隍、城隍夫人、劍童、印童、文判、武判陰陽、牛將軍、馬將軍、金、山、謝范將軍、引童童子、福德正神、黑虎將軍、夫人侍女、義勇釋迦佛、觀音佛祖、韋駄天將、護法尊天及三十八名義勇公。

※地址:台北市迪化街一段六十一號